當前位置:首頁>經驗交流
走上生態農業致富路——新疆博樂市現代農業產業園
時間1:2022-08-11 文章來源: 文章作者: 【 字體:  】 打印本頁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新疆天山北坡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依托良好的生態基礎和草原畜牧主產區優勢,博樂市2019年開始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產業園規劃面積50萬畝(其中耕地面積38萬畝),農戶6.03萬人,聚焦肉牛和玉米兩大主導產業,創新應用生態種養循環發展模式,走出了一條生態農業致富路。

  建設生態種養基地,促進農業綠色發展。產業園玉米種植面積逾30萬畝,肉牛存欄超過10萬頭。產業園采取新型生態種養循環模式,建成了全國最大的有機肉牛養殖園區。一方面,玉米種植采用“種地不耕地”模式。產業園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成立保護性耕作研究院博樂站,開展保護性耕作技術研究與機具改進推廣工作。6萬畝玉米免耕示范田播種前不需要犁地,播種時不使用地膜,種植的玉米產量和品質較傳統覆膜耕種更好,收獲后玉米秸稈直接留茬,為肉牛提供生態自然的冬季牧場,促進農牧結合良性循環發展。持續推進糧改飼,認證20萬畝綠色玉米原料生產基地,提高青貯飼料產量,每年生產綠色全株青貯飼料80萬噸,為肉牛養殖提供充足優質飼料。另一方面,肉牛養殖推行“養殖不建舍”模式。安全營養的飼草料是飼養高品質肉牛的基礎。產業園依托天然草場,新建草場圍欄,在夏季實行分區輪牧,分批恢復草場植被,調節牧草供求平衡,提高草原載畜能力。即使零下二十多度的嚴寒天氣,大部分肉牛都處于露天散養狀態,僅少部分生產母牛在犢牛產房過冬。露天養殖場不需花費大量資金建設牛舍牛圈,僅需建設擋風墻、遮陽棚、恒溫飲水槽等設施,最大限度還原肉牛自然生長環境。

  應用生態種養技術,推進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園與中國農業科學院、新疆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校合作,研發應用一批生態種養技術,不僅提高了飼草利用率,還提升了肉牛品質。一是打造“中央廚房”肉牛飼料配餐模式。建設肉牛專屬“中央廚房”,即將麥麩、糖蜜、DDGS(玉米酒糟)、玉米壓片、青貯飼料、小麥秸稈等飼料集中采購存儲,并根據犢牛、母牛、架子牛、育肥牛等不同牛群科學配比,依托TMR飼喂系統,配送到不同肉牛養殖圈舍,使肉牛吃的每一口飼料都符合生產需要,達到營養均衡。二是采用吃喝分離式運動養殖。建成全國面積最大的有機肉牛養殖園區,推行“露天養殖+吃喝分離運動養殖”模式,設置草料槽到飲水池間距500至800米,倒逼肉?!斑\動”后才能吃到草料、喝到“雪山礦泉水”。

  做好生態產品加工,實現全產業鏈增值。產業園依托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在飼料、肉牛加工等方面引入生態加工理念,實現全產業鏈生態增值。一是推出全混合日糧飼料加工技術。新建玉米壓片、大麥壓片、加蜜飼料等飼料生產線,依托TMR飼喂系統,實現肉牛全混合日糧自動精準飼喂。每年加工糖渣、麥麩、油渣、棉籽殼、DDGS(玉米酒糟)等各類農副產品40萬噸左右,實現種植業與肉牛養殖業生態養殖循環發展。二是引入動物福利屠宰加工技術。宰殺前飼喂糖水,改進屠宰通道,建設負壓屠宰室、屠宰翻板箱等設施,讓肉牛聞不到血腥味,減輕屠宰前的緊張感,大幅降低因應激反應而分泌的有害物質,確保肉質更佳。三是推行牛肉低溫無菌加工技術。天萊香牛企業引入比利時肉牛加工生產線,在無菌環境下實行肉牛屠宰、排酸、分割、包裝全程低溫冷鏈,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長,生產出的200余個肉牛精細分割產品均達到歐盟標準。因牛肉品質優異,天萊香牛不僅是2019年第七屆武漢世界軍人運動會牛肉獨家供應商,而且是國內高端牛肉生產領軍企業。

  完善生態政策體系,保障農業可持續發展。產業園從優質品種改良、生態效益分紅、生態品牌建設等方面完善政策保障體系,促進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是建立肉牛種質資源補貼機制。依托種公牛站和核心育種場,通過支持養殖企業向農牧戶發放種公牛、引進優質能繁母牛和免費發放凍精等措施,加快優質肉牛品種改良進度。實施高品質肉牛養殖貸款貼息和肉牛引進補貼,州市財政對園內農戶購買的優質品種能繁母牛,按照每頭牛1萬元貸款標準,給予貸款貼息。二是建立生態效益二次分紅機制。肉牛養殖龍頭企業統一改良牧民母牛品種,以高于市場價回收牧民養殖的6月齡犢牛,經育肥養殖、加工銷售后獲得溢價利潤,年終再通過二次分紅返還給農牧民。目前龍頭企業累計回購犢牛1.5萬頭,惠及農民7640戶次,增收0.3億元,讓牧民切實體會生態農業增收的效果。三是建立草原生態補償機制。每年投入4000萬元財政資金,實施草原生態獎補、天然草場改良、糧改飼、游牧民定居、甜菜廢絲加工利用等項目,引導農區青貯飼料穩定生產、牧區草原禁牧休牧、牧民定居,促進牧民從傳統的全年草原牧場養殖模式,向季節性輪牧和“吃喝分離式”運動養殖方式轉變。

相關附件:
Av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