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菇”富了一方百姓——湖北省隨縣現代農業產業園
時間1:2022-08-11
文章來源:
文章作者:
【 字體:
大
中
小 】
打印本頁
隨縣位于“炎帝神農故里”,地處鄂北,橫跨江淮,是“中國香菇之鄉”“中國花菇之鄉”,全國最大的花菇生產基地。全縣種植香菇6.9萬畝,年產干菇6.25萬噸。2019年,隨縣以香菇為主導產業,申請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面積64.1萬畝,農戶4.64萬戶,總產值79.4億元。2021年12月被農業農村部和財政部認定為第四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通過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隨縣在品牌價值提升、縣域經濟發展、農民收入增加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半S州香菇”品牌價值為16.88億元,影響力指數位居全國100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第12位,居食用菌之首。2021年,產業園總產值220億元,對縣域經濟的貢獻率達60%以上。產業園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26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5家),吸引500余家新型經營主體入園,吸納6.62萬人就業,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8萬元,比全縣平均水平高出40%。
布局全鏈條。產業園通過全鏈條布局香菇產業,實現了農業產業“接二連三”,助推了鄉村振興。夯實種植業。建成全國最大香菇菌種生產基地和輸出地、50個集中制棒標準化生產基地,日制棒能力2萬棒以上,達全國領先水平。同時,不斷完善“集中制棒、分散出菇、訂單回收”的生產模式。做強農產品加工物流業。引進和培育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副產物綜合利用等龍頭企業,組建產業聯盟,建成全國領先的香菇精深加工基地?,F有冷庫庫容6萬噸、冷藏車50輛(總箱容250噸)、機械化制棒廠55家、現代化烘干設備165套、精深加工生產線50條。產地低溫處理率達100%,鮮菇冷鏈流通率95%以上,選菇精選率達到97%;開發香菇醬、罐頭、調味品、中藥飲片等10項精深加工產品,精深加工轉化率達40%以上,其加工附加值年均遞增10%以上。做活休閑農業。推進香菇產業與休閑旅游、文化教育、健康養生等深度融合,建成三里崗“香菇小鎮”“百里畫廊”香菇主題農家樂、香菇采摘、香菇品嘗、香菇種植等觀光景點,“神農藥菌谷生態科技旅游園”等觀光項目,打造特色鮮明的香菇文化體系,建成全國領先的香菇文化旅游基地。
構建大市場。產業園通過構建香菇產業國內國際大市場,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實現了“買全國、賣世界”。建成全國最大的食用菌交易集散地。打造5個專業市場,年交易量40萬噸。著力構建“雙頭引領(香菇智慧交易城+大隨通物流園)、多點驅動(冷鏈物流龍頭企業)、全域協同(田頭市場)”的縣域三級冷鏈集配體系,加強農產品高質量流通,促進農產品國際國內雙循環。發展電商企業14家,合作社52家,實現“拼多多”等農村電子商務平臺和“郵政”等鄉鎮物流配送全方位覆蓋,暢通“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建成全國最大的食用菌出口基地。堅持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并重,推動專業批發市場向展貿化、國際化轉型升級,穩定日本、東南亞等傳統市場,開拓歐美、南美、非洲等新興市場。13家出口企業,年出口香菇1.5萬噸,占全國的30%,居全國前列,全省第一,年出口創匯4億美元。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加大出口企業培育力度,參照國際標準建成21個出口定向標準化生產基地,設立海關商檢中心,持續穩固和拓展東南亞等國際市場。建成全國聞名的香菇品牌示范基地?!半S州香菇”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和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2019年列入首批“全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目錄”?!半S州香菇”區域公用品牌的美譽度和含金量不斷提升,其品牌影響力指數位居全國食用菌之首,經營品牌化率達95%。
搭建大平臺。科技、金融的加持,讓產業園香菇不斷“蝶變”。搭建科技創新平臺。依托湖北省香菇技術研究院、院士(專家)工作站等,持續增強香菇菌種、精深加工技術、產業信息化研發等扶持力度。搭建綠色發展平臺,依托省級隨縣食用菌檢驗檢測中心,健全香菇全過程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和綠色發展質量標準認證體系建設。搭建金融服務平臺。創新金融產品,增加香菇產業信貸投放;建立“香菇貸”投融資平臺,推廣香菇保險等,多方位創新融資方式、拓展融資渠道。搭建產業園綜合服務平臺,依托產業公共服務網絡平臺,開展香菇全產業鏈數據采集、統計和分析,實現信息互聯互通和共享。
相關附件: